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教学 >
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观及其实现策略
发布时间:2012-12-01 11:46
   王华
       王华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摘要:促进高职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观有两个基本的要点:评价的终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发展性功能,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促进高职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操作策略有:就学生评价而言,设定全面的、多层次的评价目标;把学生学会什么及怎样学习都作为评价的对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既评学生,也评教师,对教师的评价,应回到教师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操作评价上来。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教学评价;发展性评价观;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09)1卜0010—04
    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教学评价在教育评价中居于核心地位。当前,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正进入关键阶段。随着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日益深入,传统教学观念与做法已渐破除,但新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仍未成体系。在这旧渐破、新待立的教学改革阵痛期,教学评价的观念重构与实践探索亦有必要重新予以审视与调整,使之与教学改革的趋势协同一致,为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服务。
    一、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观
    高职教学质量观是高职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只有以科学的高职教学质量观为指导,才可能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目前,仍有不少人习惯于用精英教育、学历教育的质量观来定义和评判高职教学质量,认为“高职教学质量是指高职教学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殊不知,高职教育是要以其特色鲜明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判断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就不能仅仅依据学历教育的质量标准;同时,由于处在一个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也不宜采用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对高职教学质量品头论足。
    通常,在教学活动中,持有不同的教学质量观,就会形成不同的教学和评价,产生不同的教学评价结果。反之,有不同的教学评价活动,就有相应的教学评价观和教学质量观作指导。在这个意义上,教学评价活动实质上就是教师深层的教学思想的具体化和现实化。因此,要彻底改变当前高职教育教学评价活动并不令人满意的现状,就必须重视和加强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等功能,树立新的教学评价观,把高职教学的重心从教师完成教学计划或者任务转移到正视学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发展上来。这就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观。它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要点:
    (一)评价的终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任何一项评价工作都以一定的评价目的为出发点。在开展评价工作之前,必须首先明确评价的目的,并以此为“灵魂”制定评价方案。学历主义和精英主义影响下的高职教学评价,就是为评价而评价:对学生而言,关注的是“学业成绩”和能否获取学历;对教师来说,则是看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评定教学的效果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何为教学效果好其实也是含糊不清的。对此,我们必须加以彻底反省,使评价的目的回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个中心上来。确切地说,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目的和作用不在于诊断
知识、技术掌握程度、鉴定智力水平,或者选拔“智优”学生,而在于发现和识别每个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特点,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改善学生的发展状况,帮助他们实现富有个性特色的全面发展,真正成长为人格、技术、能力“三位一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1]简言之,强调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支持发展、促进发展。    、
    为了关注促进学生的发展,也需要对教师的工作展开评价,但是教师评价的目的归根结底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具体说来,就是要紧紧地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开展“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活动,强调以学生在学习中呈现出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教学的质量,改变传统教学评价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教的状况。即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要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而不仅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与此同时,还要改变考核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作法,代之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而从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教学中呈现出来的状态,即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等。这样的话,教师们备课、上课、评课有了依据,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也有了标准。从而,在教学中,教师就会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手段、方法;学生也学得主动,善学、乐学、会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必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从教学本体论的观点来看,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基于师生共同活动之上的教学评价是开展下一步学习活动的逻辑起点和生长点,其功能是在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一次评价不仅是对一段活动的总结,更是下一段活动的起点、向导和动力。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和保障机制。
    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开展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现代心理学认为,主体参与性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原始性机制。[2]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分享应有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而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前提是必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去参与教学活动。评价便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实现。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在教学生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奋进的力量,分享合作的成果。
    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策略
    “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理念,也是高职教育发展和战略规划的核心准则。[3]高职教育教学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为指导,树立新的教学评价观。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是建立在对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尤其人在教育视野中本质的重新解读和教育教学本质的重新定位。其具体的操作策略主要有:
    (一)设定评价目标:是全面的,又是多层次的
    评价目标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评价的目标不仅要涉及到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更要突出人的多种能力、态度、兴趣等其它方面的发展。这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又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需求。马克思在他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指出:由于大工业生产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它使得劳动者不可能终身固定在一个生产工种上,也不能只发挥单项的劳动职能,人的片面发展不适应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4]今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更新速度空前迅猛,从业人员的流动、劳动职能的变换也将更加频繁,这些从客观上要求人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从人的身心发展方面来看,人的素质水平是一种综合效应,是人的各方面素质的综合表现。素质是人的质量或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仅仅根据个体某一方面的能力或素质状况,不足以断定其素质水平,只有诸多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而又和谐地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身心素质发展的实际水平。同时,人的各项素质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如果只强调专业知识的掌握,忽视人的态度、能力、兴趣的培养,那么,最终也会制约人的发展。
 评价目标又是多层次的。人的发展有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知识、技能、能力、兴趣等多方面。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进一步揭示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他认为每个人至少有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等,并且指出每个个体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方向及其发展水平都存在着差异。[5]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高职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的确,各种智力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好坏之差。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6],实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而评价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通过多种层次评价目标的设定体现出来。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是要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扬其长、补其短。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反映出每个个体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才能使每个个体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
    (二)拓展评价内容:既评学生学会什么,又评学生怎样学习
    对“学生学会什么”的评价,要抓住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目标评价。“学生怎样学习”实际上是一个学生元学习能力的问题。所谓元学习能力,就是学生对学习的自我建构和评价能力、学习意愿和倾向的自我调控能力等。学生一旦学会了怎样学习,即形成了元学习能力,就会自觉地为自己素质的完善而学习,从原来的依靠外在调控变成了自我调控,从原来的依赖外在监督变成了自我监督。
    把学生学会什么和怎样学习统一列为评价的内容或对象,实际上是强调对高层次技能而知识的再生产的评价;不仅关注对认知的评价,而且包括对元认知、情感和社会维度以及心理动力技能的评价;关注将评价整合到学习之中,是“对学习的评价”与“为学习的评价”的整合。这样的评价,可以保证学生素质的自我建构,同时也关注到学生后续的自我发展。这种发展性教学评价具有延续性,即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要依据当前学生的满意程度与就业能力,还需要结合若干年后的受益者,包括毕业生、用人单位、政府乃至社会的满意程度——后者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毕业生在职业生涯中是否具有进一步发展的能力。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高职院校虽然十分重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调查,但对于如何通过调查获得针对学校教学所能提供给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信息却不够重视。这反映了高职教学在培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渠道上的功能性缺失,以及通过教学持续提升学生岗位竞争力与生涯质量的忽视。
    (三)评价方法多样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谈到定量评价,人们往往容易联想到考试和分数。目前还有很多高职院校使用的评价体系仍以闭卷笔试为主,反映的只是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情况,无法对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通用能力进行检验,没有体现出高职院校应有的“重实践、重技能”的特点。“特定的教育和学习领域需要专门的评价方法”。同这里,问题的关键是优化考试模式,其核心价值则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要以现代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为先导,树立“以素质立意考能力,将素质观念内化于考试中”的职业教育考试观,实施一种宽松的、开放式的、灵活多样的、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及心理素质、协作精神、创新精神、职业道德等的考试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除了利用考试的手段以外,还有很多相当灵活的评价的手段,如“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这些新型评价关注高层次学习所要求的批判性思考和知识整合,要求评价任务本身是技能或学习目标的真实例子,而不是替代物,期望学生通过思考生成答案而不是在多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可见,这种多样化的学生评价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发展。
    (四)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既评学生,也评教师
    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学中不管学生作为主体进行了多少种形式的主体活动,这些活动必然是由教师安排和组织的,教师安排和组织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本身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学生不管在“学会什么”方面,还是在“怎样学习”方面,都必然受到教师活动的影响。在更加强调通过教学互动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高职院校,怎样在让学生“动起来”的同时,让教师也“动起来”,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这或许需要新的智慧:学习智慧——反思性的、主动的知识建构;教学智慧——关注学习;评价智慧——情境化的、解释性
的、基于表现的。[8]显然,基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评价,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操作列为评价的对象,也就是把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等环节上的操作列为评价的对象。只有如此,才能把教学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等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华女.论人格、技术、能力“三位一体”【J】.职教通讯,
  2005(10):5—8.
[2】赵明仁.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J】.教育理论与实
 践,2001(10):44—48.
[3】王明伦.战略规划是培植高职核心发展力的关键要素[J】.
 职业技术教育,2009(9):2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l.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65.
[5]连科.智能多元:挑战传统评价观念[N].中国教育报,
Teaching Evaluation for Students to Develop:the Concept and Operation
                     WANG Hu
(College ofEducation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
  Abstract:The concept of teaching evaluation for the higher vocational-technical student’S development has two fundamental points:the uhimate goal of evaluation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it emphasis on the  fun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stress the main initiative of the students into full playing.The operational strategy of teaching evaluat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s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creation of a comprehensive,multi—level evaluation;as the object of evaluation,including student’s“learn what”and“how learning”;diversifying method of evaluation,including both student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teachers;for valuation of teachers,we should back to every aspect of operating teaching.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s;students’development;teaching evaluation;developmental evaluation;operation strategy
    【责任编辑 秦涛】
来源:《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时间:2010年3月10日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以上,16位色以上,IE7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
Copyright@Xiamen Infomation School ALL Rights 版权所有@
厦门信息学校

闽ICP备05020335号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8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