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第五轮“两进”工作专项活动的安排
发布时间:2011-01-12 11:33
厦门电子学校关于推进第五轮“两进”工作专项活动的安排
为深入开展“三项主题”活动,全面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推进“进社区进家庭”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教育局部署,现对我校第五轮“两进”工作专项活动安排如下:
一、 活动时间:2011年1月15日------3月30日
二、 活动内容:领导进社区、教师进家庭
学校领导走访社区,走访7种特殊学生家庭,了解情况,协商共建特殊学生帮扶和教育转化机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走访特殊学生家庭,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共商教育方法。
三、 活动目标
(一)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经常性联系,及时通报学生在家校的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二)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优势, 配合社区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三)弘扬教育优良传统,塑造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
四、 参加对象:全校教师(任课教师)
五、 具体安排:
一)学校领导进社区安排
二) 教师进家庭家访安排
本次安排重点对象是走访的7种情况的厦门籍学生家庭,即特殊家庭生(含贫困生、单亲生、留守生、农民工子女和城乡结合部家庭等)和行为偏差生(学困生和其他行为失范的学生)。分三个时间段由年段安排。第一时间段为放假前1月15日——1月21日;第二时间段为寒假1月22日——2月20日; 第三时间段为开学后2月21日——3月30日。
为很好落实和做好家访工作,对家访工作实行“12345”的硬性规定,即“一个时间段每组至少家访3个学生、至多两位教师一组、利用三个时段(每天课余时间、节假日、双休日)、做到四要四不要(要全面通报学生在校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和在家表现情况;要共同探讨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访情况记录。不得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不得随意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责怪训斥;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和赠礼;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实行五负责(班主任对本班家访工作落实“五负责”,即:负责安排其他家访教师、负责商定准确的家访时间、负责先期研究学生详细情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在校表现)、负责向家访教师提供“家访记录单”、负责整理家长意见和建议反馈到年段,并把“家访记录单”一并交年段。同时每个年段都必须让每位班主任提供一个有代表性的家访对象,把详细情况和家访材料提供给德育处,拟提供给媒体进行采访。
各年段长按照年段户口对所有年段内任课教师进行任务分配。
年段家访安排表格式如下,请用EXCEL整理后于1月15日前发送学校德育处。同时年段长要把安排表,逐一发放到有关教师手中(要注意保密措施,不得把学生及家庭信息扩散而造成安全隐患)。
三) 家访工作统计以及考核
各年段必须将在每个时间段结束后马上汇总有关数据和情况,德育处将对家访情况在校园网络通报。教师的家访情况作为教师德育考核内容计入教师档案。
年段家访数据汇总统计表格式如下:
2011年1月12日
为深入开展“三项主题”活动,全面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推进“进社区进家庭”工作向纵深发展,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教育局部署,现对我校第五轮“两进”工作专项活动安排如下:
一、 活动时间:2011年1月15日------3月30日
二、 活动内容:领导进社区、教师进家庭
学校领导走访社区,走访7种特殊学生家庭,了解情况,协商共建特殊学生帮扶和教育转化机制;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走访特殊学生家庭,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共商教育方法。
三、 活动目标
(一)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经常性联系,及时通报学生在家校的表现情况,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二)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优势, 配合社区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三)弘扬教育优良传统,塑造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
四、 参加对象:全校教师(任课教师)
五、 具体安排:
一)学校领导进社区安排
学校领导 | 负责社区 | 走访时间 |
张永强 戴文典 |
禾山街道江村社区 |
2010年3月3日 |
罗建南 | 湖里区检察院 | 2010年1月18日 |
赖晖煜 | 南京军区厦门文化站 | 2010年2月19日 |
王善军 | 厦门劳教所 | 2010年1月21日 |
二) 教师进家庭家访安排
本次安排重点对象是走访的7种情况的厦门籍学生家庭,即特殊家庭生(含贫困生、单亲生、留守生、农民工子女和城乡结合部家庭等)和行为偏差生(学困生和其他行为失范的学生)。分三个时间段由年段安排。第一时间段为放假前1月15日——1月21日;第二时间段为寒假1月22日——2月20日; 第三时间段为开学后2月21日——3月30日。
为很好落实和做好家访工作,对家访工作实行“12345”的硬性规定,即“一个时间段每组至少家访3个学生、至多两位教师一组、利用三个时段(每天课余时间、节假日、双休日)、做到四要四不要(要全面通报学生在校情况;要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和在家表现情况;要共同探讨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教育方法;要做好家访情况记录。不得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不得随意把家长叫到学校进行责怪训斥;不得接受家长的宴请和赠礼;不得以电话联系等其他方式代替家访)、实行五负责(班主任对本班家访工作落实“五负责”,即:负责安排其他家访教师、负责商定准确的家访时间、负责先期研究学生详细情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家庭情况、在校表现)、负责向家访教师提供“家访记录单”、负责整理家长意见和建议反馈到年段,并把“家访记录单”一并交年段。同时每个年段都必须让每位班主任提供一个有代表性的家访对象,把详细情况和家访材料提供给德育处,拟提供给媒体进行采访。
各年段长按照年段户口对所有年段内任课教师进行任务分配。
年段家访安排表格式如下,请用EXCEL整理后于1月15日前发送学校德育处。同时年段长要把安排表,逐一发放到有关教师手中(要注意保密措施,不得把学生及家庭信息扩散而造成安全隐患)。
序号 | 被访学生 | 班级以及班主任 | 家访教师 | 家庭住址电话 | 家庭情况 | 学生表现 | 家访时间 |
三) 家访工作统计以及考核
各年段必须将在每个时间段结束后马上汇总有关数据和情况,德育处将对家访情况在校园网络通报。教师的家访情况作为教师德育考核内容计入教师档案。
年段家访数据汇总统计表格式如下:
**年段 | 第一阶段( 1月15日——1月25日) | ||
计划家访学生数 | 计划参与家访教师数 | ||
实际家访学生数 | 实际参与家访教师数 | ||
缺席家访教师姓名 | 缺 席 原 因 | ||
2011年1月12日